您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? 填写表单律师帮您分析解答
欢迎访问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-房产拆迁律师网站!
公房拆迁子女能否获得补偿?2025年最新政策与法律解析
公房因其产权特殊性,拆迁补偿问题常引发争议。子女能否继承公房权益?本文结合《民法典》及地方政策,为您厘清法律边界。
一、公房产权归属与继承权
公房所有权归国家或单位,个人仅享有承租权或居住权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22条,继承权仅针对合法财产,而公房承租权不属于遗产范围。因此,子女无法直接继承公房产权。
特殊情形:
若承租人死亡后,共同居住人可按政策变更承租人;
部分地区允许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继续承租,但需通过单位审核。
二、拆迁补偿权益分配
补偿对象:公房拆迁补偿款归产权单位所有,承租人仅获搬迁补助、临时安置费;
子女权益:
若子女为共同居住人,可主张居住权益保障;
若承租人已故,子女需与其他家庭成员协商分配补偿款。
案例解析:
上海市某案例中,朱某去世后,其子张某因未实际居住公房,被法院认定不享有共同居住人资格,仅获部分补偿款。法院强调,实际居住是认定补偿权益的关键。
三、实务操作建议
确认承租状态:向房管部门查询公房租赁合同及产权单位政策;
协商补偿方案:与产权单位沟通,争取合理搬迁补助;
法律途径:若遇不公,可依据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第17条,起诉要求公平补偿。
结语
公房拆迁补偿需明确产权归属,子女应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益,避免陷入“空挂户口”困境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,结合地方政策制定应对策略。
有法律问题为节省您的时间,建议您拨打我们的免费律师服务热线:13699118490 与专业律师及时沟通,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Copyright © 2021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. 版权所有